亚洲午夜性春猛交XXXX_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_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_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歡迎光臨武漢華商低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印發廣州市節能降碳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四(2016—2020年)的通知
瀏覽量:7967

  第三節 加強重點企業管理


  一、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監管


將年耗能量在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列為重點用能企業,量化企業節能目標,組織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加強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檢定(校準)、能源計量管理的檢查指導,定期開展能源利用狀況報送、節能培訓和節能監察。推動企業實施節能改造項目、完善節能管理措施,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效率。“十三五”期間,推動重點用能企業單位產值能耗降低20%以上。


  二、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


建立推廣能效“領跑者”制度,大力推進水泥、玻璃、造紙、紡織、鋼鐵、石化、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的能效對標工作,定期公布能效“領跑者”企業和能效標桿值。建立我市重點用能企業產品能效目錄,鼓勵我市高耗能行業、家電等用能產品行業的企業積極申報能效“領跑者”,樹立能效標桿。


  三、完善重點碳排放企業管理


將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造紙和紙制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航空運輸業等行業中溫室氣體年排放達13000噸二氧化碳當量及以上的企業列為重點企業,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推動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名單的企業積極履約,鼓勵推動各重點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積極參與碳排放權市場交易。


  第六章 推動服務業綠色發展


重點推動住宿和餐飲、批發零售、倉儲和物流、旅游景點等傳統服務業低碳轉型發展,建立服務業重點企業用能監管制度,鼓勵企業選用節能節水設備、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創建一批綠色商場、賓館飯店、餐飲企業和物流基地。


  第一節 全面開展企業用能監管


全面開展服務業用能情況分析,建立我市服務業重點用能企業名單和管理制度,將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及以上的賓館、飯店、商貿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名單。推動完善能源計量和管理制度,全面推進能源審計工作,積極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能源使用和管理規范化、專業化、智能化。開展分行業、分類型的商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等主要用能指標的監測分析,推動我市用能定額、能耗限額等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出臺,對商場、賓館、飯店等嚴格執行能耗限額,對超額用能企業開展用能審計、懲罰性電價和強制節能改造。


 第二節 推動大型服務場所綠色升級


從規模大、能源消耗高的商場超市、賓館飯店、餐飲旅游等大型服務場所入手,在設計、建設、運營、物流和廢棄物處理等方面,堅持節能低碳理念,建立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完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推廣使用高效變頻空調、節能燈具、節能灶具、節水設施等節能低碳設施及智能控制系統。以空調系統、照明系統、電梯、配電系統為重點,鼓勵使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節能低碳改造。鼓勵有條件的服務場所使用太陽能、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推動減少一次性用品和非環保用品的使用,建立綠色低碳產品供應鏈,推廣可降解塑料袋等節能低碳產品。


  第三節 推進倉儲物流業綠色發展


推廣應用綠色倉庫設施與技術,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優化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區,在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使用節能環保型建筑材料、產品和設備,加大屋頂光伏發電、冷鏈物流技術、綠色照明的推廣應用。引導和鼓勵物流企業使用清潔能源物流專用車,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交通一體化、服務多樣化的綜合運輸體系和物流運輸模式,合理調度物流車輛、優化配送路線,提高流通效率。繼續開展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配送,商貿物流區、標準化配送中心、流通末端共同配送點三級配送等配送模式。推動綠色包裝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推動快遞企業、電商平臺、網絡零售商等使用簡易包裝、可循環包裝、可降解包裝,推動包裝物的生產方、使用方和終端消費者共同參與包裝分類和回收。


 第四節 打造綠色數據中心


加強綠色智能服務器、散熱系統、余熱利用、自然冷源、水循環利用、分布式供能、直流供電等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建立綠色數據中心運維管理體系,切實降低數據中心的資源消耗。提高數據中心設備的利用率,提升整體能效水平。優先在能源、電信、互聯網、公共機構、金融等重點應用領域選擇一批代表性強、工作基礎好、管理水平高的數據中心,開展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創建工作,形成可復制的推廣模式,引導數據中心走低碳循環綠色發展之路。到2020年,大規模數據中心能效水平較2015年提高10%以上,建設10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

  第七章 打造低碳交通體系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優化交通管理,推廣清潔能源,建設完善交通設施,提高車輛運輸效率和道路通行效率,建設以立體交通、綠色交通、智慧交通為主要特征的低碳交通運輸體系。


第一節 全面優化城市交通


  一、構建一體化公交網絡


全面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提升交通集約水平。繼續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不斷優化公交線網,提高公交線網密度,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水上巴士、出租汽車方式為補充,慢行交通相銜接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到2020年建成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里程超過520公里,全市公交線路總數超過1300條,建成400公里公交專用道,城市建成區公交線網密度超過3.9公里/平方公里,水上巴士航線達20條,總航程達130公里,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65%。


 二、加強城市交通管理


優化公交運營服務管理,強化公共交通換乘樞紐建設和管理;繼續實施中小客車總量調控措施,嚴格控制城市汽車保有量和交通流量;加強地面交通智能管理,提高路面通行效率;建設完善智能交通服務和管理平臺,加強交通需求管理,推廣“行訊通”、停車引導等市民出行信息服務。加強不同運輸方式的組織管理,完善公交、軌道交通、公路、水路、鐵路、民航等不同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提高運輸效率。力爭至2020年,中心城區干路網平均車速不低于25公里/小時。


  三、提升貨運交通效率


鼓勵甩掛運輸發展,加強貨運車輛管理,引導營運貨運車輛向大型化、專業化發展。優化大型貨運基礎設施布局,提高空港、海港及公鐵聯運貨運場站等大型交通樞紐運營效率。加強城市物流站場的布局優化,鼓勵現代化的綜合型物流站場發展。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差異化功能定位,分區分層次服務城市物流需求,提高配送效率。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推進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提升貨運交通的智能化發展的水平。

 第二節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一、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老舊車輛,重點在公交、出租、公務、專用車等領域優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從2016年開始,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中,純電動公交車比例不得低于90%,其余1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更新或新增的出租車中,純電動出租車比例不得低于70%且逐年提高5個百分點,其余3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純電動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不低于95%。加大城市物流和私人購車領域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探索開展城際間新能源汽車客運專線,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動態監測機制。


  二、建設完善充電設施


新建住宅停車位全部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充電設施接口。新建城市公共停車場以及新建辦公樓、商場、酒店等公共建筑類項目,按不低于停車位總數30%的比例配建充換電樁或預留充換電設施接口。逐步推進已建和在建的建筑物配套停車場、城市公共停車場以及住宅小區增建充電樁,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要充分利用內部停車場資源,按不低于20%的比例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的配套服務系統,基本形成以使用者居住地、駐地停車位(基本車位)配建充換電設施為主體,以城市公共停車位配建充換電設施為輔助,以城際、城市充電站、換電站為補充,數量適度超前、布局合理、使用便利、標準規范統一的充換電設施服務體系。


第三節 開展交通基礎設施低碳改造


  一、推進站場低碳改造和運營


在城市客(貨)運場、公交樞紐站場、停車場等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屋頂綠化等節能降碳技術,加強公交場站、客貨運站、地鐵站、客運(輪渡)碼頭等高耗電設備的低碳化改造和運營監控。大力推廣綠色照明,合理控制交通場站室內中央空調溫度,降低場站運營過程中的能耗與碳排放。推廣應用電子不停車收費、檢測、信息傳輸系統。


 二、建設完善慢行系統


優化設計街道慢行空間,在有條件的道路上設置硬隔離或阻車墩的方式,為自行車和步行打造專屬用道,在人流量集中區域通過綠化帶、隔離墻等方式有效分離機動車和行人。優化行人通道網絡,拓展紅線內外人行通道銜接,加強人行過街系統及中心城區地下步行系統建設。完善自行車網絡和停放設施,在公交交通、軌道交通沿線地區加強通道網絡和設施建設,改善自行車交通環境。


 三、應用交通建設新技術


在路橋、隧道、場站、服務區、養護中心、港口、航標、地鐵以及相關配套房屋建筑工程中強化綠色設計與施工,推廣應用節能低碳技術、產品及工藝。在道路養護工程中積極引導推廣舊瀝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術、廢舊輪胎橡膠瀝青、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溫拌瀝青等道路養護新技術、新工藝。


四、推動船舶和港口綠色改造


加快淘汰老舊運輸船舶,提高靠港船舶燃油品質,推動水上巴士改用液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加快現有港口岸電設施建設,對新建十萬噸及以上級別郵輪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同步配套建設靠港船舶使用岸電供電設備設施,督促靠港船舶采用岸電供電,港作船舶、公務船舶岸電使用率達100%。改善港口機械用能結構,加快流動機械、運輸工具“油改電”“油改氣”進程,完成全部輪胎式門式起重機(RTG)“油改電”改造,推廣使用輕型節能的裝卸和運輸設備。港口碼頭要優先應用LED(發光二極管)照明系統和智能信息化控制技術,完善船舶油污水等污染物和廢棄物的接收和集中處理設施。


 第八章 推進建筑綠色化發展


加強建筑設計、施工、使用、拆解等全過程監督管理,加快建筑節能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創建綠色生態城區。


 第一節 全面實施建筑節能


 一、嚴格新建建筑節能全過程監管


實現設計和施工階段全面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在項目核準備案、規劃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驗收等環節加強建筑節能監管。鼓勵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實施菜單式裝修。推行綠色施工,施工現場應做好項目節能措施和設計指標公示,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銷售現場和住宅說明書等公示所銷售房屋的能耗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等信息。規范建筑拆除管理,加強建筑廢棄物運輸處置利用管理。積極推進“互聯網+”綠色建筑行動,推動規劃、設計、施工、運營階段的綠色節能精細化管理。


 二、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


優化墻體、屋頂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推廣保溫隔熱綠色材料技術、屋頂綠化成熟技術,有效降低樓體溫度,減少夏季空調用電負荷,減輕城市熱島效應。推廣使用綠色建筑材料,鼓勵應用雨水回收、太陽能光伏、太陽能熱水以及地源熱泵系統,在有條件的寫字樓集聚區、商貿中心等規劃建設集中供冷、冰蓄冷、水蓄冷空調系統。以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商業辦公建筑、綜合購物廣場、賓館飯店等大型公共建筑為重點,實施用能分戶、分項計量,推進照明設備、空調系統、電梯、灶具、用水器具等主要用能系統實施節能改造。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改造,支持有條件的既有建筑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實施綠色化改造。“十三五”末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700萬平方米以上。


 三、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


在有條件的新建建筑中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空調、空氣(水)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設備,在新建公共建筑、市政工程、保障性住房等工程建設項目中實施太陽能光伏、空氣(水)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一體化工程,鼓勵建筑立面和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推廣太陽能照明應用。“十三五”期間新增可再生能源應用建筑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以上。


 四、實施建筑能耗限額指標管理


研究制定不同類型建筑能耗定額控制指標,作為建筑規劃、設計、運行管理的控制指標。逐步推行新建公共建筑能耗指標限額設計制度,實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電耗)限額管理,對超限額用能(用電)的實施階梯價格。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逐步普及能源審計、能效測評和標識制度,并將重點耗能建筑納入市級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管理,實現能耗實時監測。

咨詢熱線:400-027-1088